液压缸故障与排除
一、柱塞缸
(一)推力不足
1.液压系统压力不足
检查溢流阀,提高系统压力。
2.柱塞和导向套磨损后,间隙增大,漏油严重。
更换导向套,其内孔与柱塞外圆配合间隙在0.02~0.03mm。
3.进油口管接头损坏或螺母未拧紧,严重漏油。
更换管接头或拧紧螺母。防止漏油。
(二)工作时有爬行
1.柱塞缸轴心线偏心受压。平行度应在0.1~0.2mm内。
2.柱塞缸轴心线与作用端面不垂直。垂直度应为0.1mm左右。
3.柱塞与导向套配合间隙太小。要求在0.02~0.03mm范围内。
二、活塞缸
(一)液压缸产生爬行或局部速度不均匀
1.缸内混入气体
打开排气阀,快速使缸运动排气。无排气阀的增设排气阀。
2.活塞杆与活塞同轴度有误差,同轴度应在0.04mm范围内。
3.活塞杆局部产生弯曲
校正。杆全长校正值应在0.2mm以内。
4.密封圈压得过紧或过松
要保证松紧合适,能人力推动而试车时无漏油。
5.安装精度低
其平行度,垂直度应在使用范围内。
6.缸内锈蚀或拉毛。
轻微时,修去锈斑和毛刺。严重时,要经过镗床加工。
7.杆端螺母拧得太紧,使活塞杆产生变形
杆端螺母不宜拧得太紧,一般稍为拧紧(小缸用手拧紧即可),使活塞杆处于自然状态,再用两把扳手将双螺母锁紧。
(二)活塞杆或缸不能运动
1.长期不用锈蚀
拆洗,修去锈斑,严重时,重新镗磨,再配活塞。
2.“O”形密封圈老化,失效,内泄严重
更换。
3.缸内精度差,表面粗糙或损坏,使内泄增大
修复或更换。
4.脏物进入润滑部件
拆洗,必要时更换油液。
5.缸端密封圈损坏更换。
6.缸装配质量差(杆、活塞与端面之间的同轴度误差,安装精度低等)重新装配和安装,不合格零件应更换。
(三)推力不足,工作速度慢。
1.缸孔与活塞配合间隙太小或开槽太浅,使”O”形密封圈形成阻力太大
重新配制间隙,车深开槽。
2.缸体与活塞间隙太大,使活塞两面高低压互通
重新配制活塞。
3.活塞杆弯曲
校正。全长在0.2mm范围内。
4.端面内密封圈压得太紧
适当放松压紧螺钉,以不泄漏为限。
5.系统泄漏,造成压力和流量不足
查出系统泄漏部件,紧固接头或作有关密封处理。流量不足时,更需要检查泵输出流量及压力是否达到额定值。
6.缸油管因装配不良被压扁
更换油管,且避免再次出现压扁。
7.系统压力调整较低
调整溢流阀系统压力在规定的范围内。
8.油温过高
超过油温规定值时,应使系统冷却后再进行工作。
(四)外泄漏严重
外泄漏是液压缸故障中问题最多的一种,也是最影响安全、环境的。
1.活塞杆泄漏
(1)密封件磨损引起的泄漏
密封件磨损的原因,通常是衬套在滑动磨损后的微粒所引起的。密封件损伤引起的泄漏,Y形密封圈最关键的是唇边。安装密封件时,绝对不能使唇边损伤。密封件应无毛刺。过渡部分应光滑。密封唇不能装错或装配不当,更不能装反。对小Y形(即Yx形),注意轴用、孔用两种,其短唇边应为有相对运动侧(对活塞而言,小Yx形的短唇边为与缸体相对运动侧),千万不能弄错。有时,密封圈虽然没有损伤,但密封件唇边相对粗糙,也会引起泄漏。
(2)密封橡胶压缩后永久性变形引起的泄漏
由于密封件材质问题,长期压缩使用,橡胶失去弹性,因而产生泄漏。
(3)密封件外界杂质的进入引起的泄漏
密封唇有时因外部极小的砂粒从缸杆活动端混入而引起损伤产生油泄漏。为此,在野外作业更应采用密封防尘罩进行保护。
(4)错误的采用气缸用的密封圈。对于V形密封件来说,气缸用的密封V形圈唇边端部是尖角的,使活塞杆在作往复运动时,起到刮油作用,从而使活塞杆产生油滴下落现象。而液压缸用密封V形圈唇边端部是圆角的,它使活塞杆上形成一薄油膜,起到润滑作用。
2.缸筒与端盖接合部产生的外泄漏。
缸筒与端盖的接合分螺栓紧固和螺纹连接等方式。
(1)螺栓紧固方式。螺栓紧固方式有法兰连接、半环连接和固定螺栓连接等。这种方式又有O形圈密封与端面密封方式。在O形圈密封方式中,从配合间隙产生泄漏;在端面密封方式中螺栓紧固不良,都会产生泄漏。
(2)螺纹连接方式,螺纹连接方式有内螺纹和外螺纹连接两种。在大直径时,由于紧固端盖的力量往往达不到额定转矩而可能增加泄漏。所以一定要有专用工具进行拧紧且达到额定需要的转矩值。
3.液压缸进油口引起的泄漏
这主要原因是,因进油压力冲击或工作中的振动而引起的管口松动所致,需要经常检查及拧紧。
更多关于液压缸故障与排除方法,请致电奥赛罗公司0311-87316999,传真:0311-87316222,奥赛罗公司诚招代理商加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