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塑料表面的润滑原理(3.2)
添加时间:2015-5-9 13:14:36    摘抄:

对塑料表面的润滑原理(3.2)

  人们往往出于两方面的目的,在润滑剂中加入高分子材料,并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一个目的是:用高分子材料作为油类润滑剂的添加剂,用以改善润滑剂本身的性能。如用某些高分子量的石油树脂来改善油的粘度指数。为了增加油的粘附性,常用聚异丁烯、聚正丁基丁烯基醚及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乙烯、乙烯基聚合物、聚苯乙烯等长链的有机聚合物作为添加剂。现在国外已经出现的许多新型高效的添加剂,其中有的是高聚物。另一个目的是:从固体润滑的角度出发,把高分子材料分散在润滑油中,混入润滑酯里或在油-皂体系中做成油膏,甚至让高分子物质溶于油或水中。这时,润滑剂既起润滑作用,又是高分子的载体。因为出发点不同,选取的高分子品种是不同的。但是,只要深入考察这类高分子-油润滑剂体系的作用机理就可以发现,某些高分子材料在润滑剂中往往担当双重任务,既作为固体润滑剂起润滑作用,又作为添加剂起到改善与提高润滑剂性能的作用;这就形成了对摩擦副的复合润滑(在这里是双重润滑)。

  在国外,用作固体润滑材料加入润滑剂内的高分子物质,最早的一种是聚乙烯,在油、脂、膏中都有过研究与应用,例如把高密度聚乙烯加入锂基润滑脂内,在多用途公共汽车中使用,行车试验中瓦罐车转向力矩变化情况如下:与原来的普通润滑脂比较用钠基脂的,转向力矩增大了3%〜9%用锂基脂加高密度聚乙烯的,转向力矩减少了34%左右;用锂基脂加1%低密度聚乙烯的,减少10%左右。在抗磨方面也有显著效果。用锂基复合脂加高密度聚乙烯者,平均磨损量只是用锂基复合脂的1/3;用加入聚乙烯的油膏者,其磨损量更小,只是用锂基复合脂的1/8。

  80年代末,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仍在加紧进行,时有披露。

  我国的固体润滑技术起步于1958年,最早在纺织机纲领上得到应用。虽然有了许多成果,但在复合润滑的理论与应用方面的研究还很少。我们从1988年开始对高分子-油、高分子-油脂作为复合润滑剂的性能及其润滑机理作了探讨,结果令人鼓舞。

  可以作为固体润滑材料并兼备油、脂、膏添加剂性能的高聚物目前并不多。可作固体润滑剂用的工程塑料,除了上边已提到的聚乙烯外,还有聚甲醛、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尼龙、聚苯硫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环氧树脂、聚氯乙烯及酯醛树脂等。其中,并非每一种材料都同时兼备优良的润滑剂与添加剂的特性,而且还存在得到的高分子物质的粒度、形状、比重以及一些工艺上的难题,因此,要从中找出理想的材料来并非易事,要得到合理的配比尤惑困难,此外,应当从一开始就要考虑到成本问题。

  更多关于塑料表面的润滑问题,请致电奥赛罗公司0311-87316999,传真:0311-87316222,奥赛罗公司诚招代理商加盟合作。

版权所有:河北奥赛罗密封材料有限公司